现代世界的精神病痛

今天 478阅读 0评论

“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美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提及健康,每个人都觉得很重要。然而,在多数人看来,健康指的是躯体上、生理上的健康,心理上的健康或者说精神健康往往不那么重视。


在现实生活中,当一些青少年因焦虑或抑郁等精神健康问题向家人诉说的时候,不少家长往往无法理解,因为在他们自己生活的那个年代要干农活、做家务,每天忙得脚不着地,也没见谁焦虑、抑郁,现在的孩子只是读个书,怎么会与精神健康问题扯上关系呢?那么,精神健康问题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如何理解和应对精神健康问题呢?在近期阅读的第六批关于身心健康类的书籍里,不同的作者从不同视角作出了解答。


一、福柯视角


福柯在其著作《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一书中对疯癫历史进行了回顾,在他看来,西方社会对于疯癫的态度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1)“愚人船”放逐阶段。“这种船载着那些神经错乱的乘客从一个城镇航行到另一个城镇”(福柯,1999:5),“在水上,任何人都只能听天由命。每一次出航都可能是最后一次”(福柯,1999:8),在这个阶段中,“疯人”无法得到医治,只能在船上自生自灭。


(2)“大禁闭”“大恐惧”阶段。从1656年颁布在巴黎建立总医院的敕令开始,至1794年解放比塞特尔收容院的带镣囚禁者,“在150年间,禁闭已成为各种滥用权力因素的大杂烩”(福柯,1999:41),这个阶段是理性对非理性的绝对胜利,是文明对疯癫的完全征服。


(3)精神病院的诞生阶段。精神病院的诞生是一种标志,在图克的休养院中,令人窒息的责任取代了疯癫引起的无限制的恐惧;恐惧在良心的名义下肆虐(福柯,1999:229)。而皮内尔的疯人院“是一个整齐划一的立法领域,一个道德教育场所”,他通过缄默、镜象认识、无休止的审判和对医务人员的神化以保证道德教育能发挥作用(福柯,1999:241-249)。在这个阶段,不管是图克的休养院亦或是皮内尔的疯人院,“疯人”都被当作病人对待。


通过对疯癫历史的反思,福柯展示了不同时期西方社会对精神健康问题的态度;而在他的另一本著作《临床医学的诞生》中,他主要聚焦于临床医学的诞生过程,从医学的角度间接地探讨了精神健康问题。


福柯认为,精神健康问题在临床医学的框架下,被视为一种需要医学干预的疾病,正如他在书中提到的,文明出现之前,人们只有简单、基本的疾病。农民和老百姓仍然接近于基本的疾病分类表,他们没有那多变的、复杂的、交织的神经疾病,只是有实实在在的中风或单纯的躁狂发作(福柯,2024:017-018)。临床医学的诞生,意味着一切疾病和诊断都成为看不见的实证性的一部分。


二、社会视角


福柯主要透过历史和实证医学视角看待精神健康问题,而凯博文和弗格森则从社会视角进行了分析。


在中国,神经衰弱是针对神经症性障碍的最常见的精神医学门诊诊断,凯博文主要选择了中国的神经衰弱作为切入点,他在《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现代中国的抑郁、神经衰弱和病痛》一书中分析了中国社会快速变迁对个体精神健康的影响,他详细描述了西方和中国的神经衰弱、抑郁症和躯体化症状,他提到,“在中国社会,身体问题而非心理问题才是寻求帮助的合理缘由”(凯博文,2008:52)


其次,他分析了这些现象背后的社会因素,他认为,“解决那些可以改正的社会问题是我们目前可以采取的最好的办法”(凯博文,2008:189)。此外,他还强调了社会支持系统在精神疾病预防与治疗中的重要性。


弗格森则从资本主义制度的角度分析了精神健康问题,在其著作《精神疾病制造商:资本社会如何剥夺你的快乐?》一书中,他认为,“我们生活所在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资本主义,造成今日世界四处可见、高度蔓延的心理健康问题”(弗格森,2022:033)


他以批判性的视角审视了当代社会对精神健康问题的过度医疗化现象,指出资本社会如何通过药物、诊断标签等手段剥夺个体的快乐与自由。这本著作促使我们反思精神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商业化倾向。


三、生物医学视角


与凯博文和弗格森不同的是,罗斯和戴维斯从生物医学视角分析了精神健康问题。


在尼古拉斯·罗斯《生命本身的政治:21世纪的生物医学、权力和主体性》的著作中,他探讨了生物医学技术、政策与个体权利之间的复杂关系,特别是在精神健康问题领域,他表示,新的控制心灵的精神病治疗技术和制药技术迫使个体不得不进行风险控制,根据更细致、更连续的自我审视过程密切注意和评估情绪、感情和认知(尼古拉斯·罗斯,2014:266),他揭示了生物医学话语如何影响精神疾病的定义、诊断与治疗,以及这些过程如何涉及权力与主体性的构建。


其次,他认为,随着基因编辑、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的进步,生命本身已经成为政治斗争的新战场,个体的身体和身份认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他提示我们需要关注技术进步带来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戴维斯在《精神病理学模型》一书中详细概括了精神病理学的主要理论模型,他提出,不同的模型对心理问题的成因有不同的理解:


生物-医学模型提出心理问题是脑内生化物质失衡和某种躯体功能失调的结果,精神分析模型认为心理问题由潜意识冲突、压抑的愿望以及婴儿期和儿童期的困难引起,行为模型表示心理问题是适应不良性学习的后果,认知模型将心理问题视为由不合理的或扭曲的思维引起,人本主义模型认定病因是个体成长受阻,个体不能了解和接受自己,社会-文化模型则认为心理问题源于破坏性的社会和经济因素。


他阐述了不同的模型之下缓解精神病理现象的解决方法,他提出,生物-医学模型仍然是精神病学的主要治疗依据,其强调化学失衡和躯体治疗的必要性。他认为,在讨论人类痛苦的病因和解决方法时,生物学和社会的重要性都要加以考虑(戴维斯,2007:170-171)


他提出,不同的精神病理学模型不是相互排斥的分类,我们需要反思不同的框架或模型对问题的理解,每种模型都有优点和弱点,我们不要去断言什么,而是要不断质疑我们的信息和假设(戴维斯,2007:172)。戴维斯的这本著作为我们理解精神疾病医学基础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服务视角


由R.Paul Olson主编的著作《四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比较:英国、挪威、加拿大和美国》主要讲述了四个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精神卫生体系,来自四个国家的作者,围绕可及和公平、质量和功效、成本和效率、筹资和平等、保护和参与以及对人群的意义这六个方面分别对本国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展开论述。


每个国家有其独特的挑战,同时也有其特有的优势。例如,英国将精神卫生专业人员融入到初级卫生保健中;挪威的精神卫生专业服务由中央统一筹资和管理并发展专业队伍,确保标准化和公平化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加拿大以点及面,其社会保险计划先从一个省开始,然后推广到全国,其在改革、筹资、医疗保险方面都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美国在建立以经验为基础,以改善精神卫生服务质量为目的的治疗指南方面,在全世界居于领先。


这些先进经验有助于各国互相学习,探索哪些政策和策略行之有效,怎样缩小精神卫生服务需要与精神卫生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减小全世界精神疾病患者的痛苦,向所有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优质、可支付得起的、筹资平等的、高效的精神卫生服务(R.Paul Olson,2008:25)


作为本土研究的代表,叶锦成、高万红主编的《中国精神卫生服务》这部著作立足于中国精神健康服务实践,分别从问题、干预和教育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的精神卫生服务。叶锦成在《未来中国精神健康服务的机遇和挑战》一文中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精神卫生服务仅仅对那些能负担得起医疗药物费用的人来说具有可及性,那些贫穷、贫困和不受关注的人无法获得任何的服务”,他提出,各地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当地的精神健康政策,提高精神健康服务(叶锦成、高万红,2012:13)


其次,书中还通过较为详细的案例帮助我们理解不同群体的干预重点,反思服务内容、服务手法和服务过程。最后对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实习教育进行了思考。


矫杨在《精神科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本土处境》一文中提及,精神健康是社会工作大有可为的领域,医务人员、社工、心理学工作者以及康复治疗师等是积极帮助患者康复的合作团队,因此需要学校、医院、学生共同探索,加强沟通交流,促进相互理解;举办社会工作讲座,提高医务人员对社会工作的了解;加强实习制度建设,与医院共同制定精神科实习的相关制度规定;举办督导培训,不断提高督导能力和水平;加强实习管理队伍建设,提升实习推广能力(叶锦成、高万红,2012:217)


这本著作为我们理解中国精神卫生服务的特殊性提供了重要视角,例如政府政策、专业培训、公众意识和资源分配等方面,这提醒我们在理解和应对精神健康问题时要关注本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以制定更有效的服务策略。


五、结论


通过对这8本书的阅读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如何理解与应对精神健康问题是一个多维度、跨学科的课题。从福柯视角来看,我们可以知道不同时期西方社会对精神健康问题的态度;从社会视角来看,我们理解了精神疾病背后的复杂因素,并反思了不同的社会制度对精神健康问题的影响;通过生物医学视角,我们需要关注技术进步带来的伦理和道德问题;而服务体系视角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服务思路和实践指导。


未来,我们需要综合运用这些视角,普及精神健康知识,正确对待精神健康问题,有效预防与科学治疗,营造更加包容、公平、公正、友好的精神健康环境。


本期阅读书目:

1.福柯《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

2.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

3.尼古拉斯·罗斯《生命本身的政治:21世纪的生物医学、权力和主体性》

4.凯博文《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现代中国的抑郁、神经衰弱和病痛》

5.弗格森《精神疾病制造商:资本社会如何剥夺你的快乐?》

6.戴维斯《精神病理学模型》

7.R.Paul Olson《四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比较:英国、挪威、加拿大和美国》

8.叶锦成、高万红《中国精神卫生服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 (ID:hangyeyanxi),作者:彭诗文(华南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研究生),编辑:紫甘蓝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7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