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奔腾勇向前!请看新时代山东黄河流域生态维护和高质量开展故事

09-12 389阅读 0评论


				大河奔腾勇向前!请看新时代山东黄河流域生态维护和高质量开展故事

  初秋时节的东平湖庞口防倒灌闸。(群众新闻记者 卢鹏 通讯员 陈阳 报导)

  在齐河县胡官屯镇胡官屯村高标准农田里,每隔13米就有一个喷头,这是上一年新上的喷灌设备,。“曩昔洪流漫灌时,浇一亩地需求80立方米的水。现在选用喷灌设备,一亩地只需求20—30立方米水。”种粮大户袁本刚说。

  滴水贵如油。齐河县归于全国产粮大县,农业一直是“用水大户”。当地经过机制系统、技能设备立异,推动用水方法由粗放向节省集约改变,走出一条节水灌溉的绿色转型之路,成为全国县域节水型社会建造合格县。

  黄河办理,水是最大的刚性束缚。作为经济大省、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山东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其间,引黄供水量占山东总供水量的30%以上。对山东而言,节省集约使用黄河水资源,有着更为深远的含义。

  “有多少汤泡多少馍”。施行“分水到市”“分水到县”,严厉方针管控、进程管控;拟定包括218个职业类别的1607个用水定额,完结高耗水职业全掩盖;展开深化农业水价变革推动现代化灌区试点作业,施行65处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山东全方位遵循“四水四定”准则,管住黄河“水袋子”,拧紧取水“水龙头”,用好每一滴黄河水,让有限的黄河水发挥最大效益。

  据统计,现在在山东,黄河流域农田灌溉水有用使用系数到达0.6473,接连22年完结农业增产增效不增水。

  “开工!”8月31日,黄河主汛期行将完毕,跟着一声号令,全长19.08公里的东平湖老湖区洪水相机南排与柳长河段航道“三改二”工程破土动工。

  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河道上宽下窄,排洪才能上大下小,且山东段是地上悬河,防洪安全始终是我省作业的要点。“东平湖作为黄河流域仅有重要蓄滞洪区,承担着分滞黄河洪水和调蓄大汶河来水的两层任务,是山东甚至整个黄河流域的防汛要点。”省水利厅厅长黄红光介绍,工程建成后,老湖区洪水相机南排才能将进步到450立方米/秒,明显进步东平湖调蓄黄河洪水、大汶河来水才能。

  聚集保证黄河下流国泰民安,山东强化归纳性防洪减灾系统建造,施行黄河下流“十四五”防洪工程,分两批对沿黄22座引黄涵闸进行改建,全面建成800多公里标准化堤防,将黄河干流山东段河道主槽过流才能进步到5000立方米/秒。

  大河奔腾歌未央。锚定“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维护和高质量展开上走在前”方针定位,山东紧记任务职责,自动担任作为,充沛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效果,厚实推动黄河严重国家战略落地达效,尽力让黄河成为谋福公民的美好河。

  (□群众新闻记者 李广寅 参加采写)

  从空中拍照的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资料片)

  ■大河之变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天然维护区办理委员会副主任刘静: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加强生态感知,构建“天空位海”一体化监测系统,使用多源遥感技能展开维护区湿地资源、水资源、海洋水质环境、天然灾害、生态系统情况等监测,建造气候、水文、土壤等在线监测站点50余处,全面把握维护区资源环境现状和改变趋势。下一步,咱们将以黄河口国家公园创立为统领,书写人与天然调和共生的簇新华章。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博士赵自超:近年来,我和搭档们将黄河三角洲作为盐碱地归纳开发使用的主战场。我展开了废弃物资源化使用及盐碱地粪肥施用技能研究,研制了多种低成本盐碱地改良剂、有机肥及高效施用技能。现在,省农科院共挑选和培养150多个耐盐碱种类,集成相应配套技能80余套,打造使用场景或演示样板60余处,适合盐碱地种类、技能推行面积20余万亩。

   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化学驱油剂研制专家姜祖明:胜利油田化学驱团队不断攻坚克难,高温高盐非均相复合驱技能、降粘化学驱技能和海上化学驱技能获得严重打破。咱们团队有个方针,便是到2035年,把化学驱使用的鸿沟从开始的60摄氏度说到120摄氏度,构成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大幅度进步采收率技能系列,持续坚持油田化学驱技能的领跑位置。

   东营市广利临港工业园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磊:近来,咱们的广利港风电码头完结首船发运,标志着全省首个风电设备大型专用码头正式启用。东营海优势电配备工业园已签约落地工业链项目35个,中船海装全球单机功率最大、风轮直径最大的18兆瓦海优势电机组正式投产交给,亚洲最大、全球第二的“海优势电大型机电传动系统研制测试中心”建造完结……下一步,咱们将加速打造千亿元级海优势电工业集群,为保证动力安全、推动绿色低碳展开贡献力量。

   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副镇长、杨庙社区党委书记张麦荣:这几天,咱们社区共富工业基地新上了家纺项目,已有40多位社区群众在这一项目工作,这一工业也将成为咱们社区和群众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咱们还在东营市首先建立社区股份经济联合社,有用盘活1700余亩沿黄片区搁置土地。粮食烘干基地等一批好项目先后落地,群众收入来源由栽培收入为主拓宽为土地流通、务工和经营收入等多种途径。

  (□群众新闻记者 李明 李广寅 收拾)

修改:李明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8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