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上”赋能教育改革 北邮师生用上在校生开发的AI教育渠道

09-09 276阅读 0评论

  学长学姐“植树”,学弟学妹“纳凉”。北京邮电大学2024级新生将收成一份特别的AI学习领会——“码上”智能教育渠道的1对1教导答疑服务。这个大模型赋能的智能编程教育运用渠道,正是他们2022级和2023级学长学姐一年前研制出来的。

  上个学期以来,北京邮电大学在此渠道共开设了145门课程的个性化学习服务,此前有172个班级入驻运用。同学们可以随时向“码上”渠道发问并取得答复,教师则可以在渠道上审理学生的学习记载,并对学习行为进行计算和剖析,辅佐教育。这一AI教育渠道不光成为北京邮电大学全校师生进行AI教育转型的技能“底座”,还在本年4月当选了教育部评选的全国第一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运用场景典型事例。

  一名大学教师,带着几名大一、大二的学生怎样可以研制出这样的效果?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团队辅导教师、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师徐童和同学们。

  去做一件“自己觉得很帅的事”

  故事从徐童开设的选修课《互联网立异的道与术》开端。第一课里,他和同学们共享该怎样知道国际、知道自己。徐童经过剖析屈原的故事批评趁波逐浪,教育生运用阿曼达·工藤的《我的人生意义手册》,在“喜爱的”“拿手的”“有收益的”“国际需求的”4个范畴中寻觅交集,然后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

  “人的终身只要一次时机,关于很多人来说是0次。”徐童说。2022年秋季,坐在讲台下的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大一学生高德润被这句话点着了热情。

  高德润乐于和自己比赛,崇尚“近乎偏执地寻求极致”。对他来说,当下的人工智能浪潮便是徐教师所说的时机。高德润找到徐童,请他做自己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辅导教师。

  徐童鼓舞高德润去做一件“自己觉得很帅的事”,并提示他要坚持“朴实”——既不为比赛拿名次,又不求简历添光荣,也不争排名和绩点,不要走“规范”的“成才”之路。他对学生们说:“名利不该该是斗争的方针,只应该是斗争的成果。咱们追逐愿望,让名利来追咱们!”

  同是2022级的杨中天、邱天泽被同学们视为编程高手,二人与高德润情投意合。比较比赛刷题、拿高分、获大奖,他们更喜爱用技能处理日子中的实际问题。

  杨中天从小学五年级开端学习编程,初一参加北京市十一校园计算机社团,曾带领同学们开发了校园社团活动办理渠道“十一圈”、校园技能学科预算批阅体系等运用。邱天泽小学三年级开端学习编程,在小学和中学探究过移动端App开发、2D游戏开发、AI运用开发等多个方向,也曾参加过一些开源项目的保护。在他们看来,编程是为数不多的仅靠小团队的力气就能改动国际的办法之一。

  几名同学都领会过编程学习的难点,一拍即合,决议打造一个可以教导学生学习编程的运用。

  “运用为王”精准研制

  编程教育运用并不罕见,受众更是从青少年到成人皆有,该怎样确认产品定位?

  凭仗丰厚的经历和对工业的洞察力,徐童从一开端就精准引导同学们用做产品的思想去思考问题,取长补短。

  他说:“咱们自己便是大学师生,对大学编程教育的需求十分了解,而且,咱们一切的优势、资源都在高校。而交际类、2C类/K12少儿类编程类产品看起来商场十分大,但这些赛道的竞争对手是一些具有雄厚资金和实力的互联网巨子,与他们比较,咱们不占任何优势。咱们需求专心于咱们了解最深化,一起占有相对优势的笔直范畴,做出极致的产品,并快速迭代。”

  大模型推进数字年代高歌猛进,小团队再接再励开干。“都说‘996辛苦’,但咱们实际上是晚上9点之后才开端作业。”高德润说,团队开端有4个人,咱们白日课程满满,底子凑不齐评论。

  但这一点点没影响研制进展。由于每个人好像都被立异的火苗“烧”得睡不着,常常干到清晨一两点。仅用一个月,他们运用大模型开宣布了一个可以模仿教师思想进行答疑的演示体系。随后,在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化技能中心的支撑下,团队开端寻觅国内的大模型协作伙伴,期望将项目落地。

  为什么团队没有自己开发大模型?徐童考虑到学生团队的实际情况,坚持“运用为王”。

  科大讯飞的星火大模型向他们抛出了战略协作的橄榄枝。高德润说,团队的核心理念是让大模型扮演教师,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育。

  徐童介绍,一般情况下,人向大模型发问,它会直接给出答案,但这个教育渠道不同。他以编程教育常见的代码纠错场景为例,当学生就代码过错向“码上”发问时,大模型会经过5个过程对学生进行引导:首要,提示处理这个问题的一般性思路,供学生参阅;假如学生仍是不会,大模型可以帮学生总结出他的代码思路,供学生反思;假如学生依然反响不过来,大模型会“微观地”指出过错,比方告知学生是“参数问题”,但不会直接说出是哪个参数出了问题;假如学生仍是没有办法改正,大模型会更进一步指出过错之处,而且告知学生修正的思路;最终,大模型才会给出修正后的正确代码。

  斗胆立异,校园敢用

  徐童清楚,对一个运用而言,只要用起来,体系才干收到用户的反应,才干继续改善,逐渐走向完善。作为一个由低年级大学生团队选用最新的大模型技能开发的教育产品,“码上”的产品质量、答复问题的准确率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确认性。

  但北京邮电大学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数字教育的立异,十分支撑学生团队的探究。校长徐坤是国内数字教育范畴的专家,他鼓舞咱们斗胆立异,不用左顾右盼。

  在信息化技能中心的统一办理、规划和支撑下,“码上”渠道于2023年9月27日在北京邮电大学教育云渠道上线,辅佐日常编程教育,率先在国内高等教育范畴启动了大模型赋能编程教育的探究。

  徐童说,在不到一年的研制中,“码上”渠道霸占了大模型并行调度算法、动态提示词库、代码预处理、智能教导流程等核心技能,使体系教育答疑的准确率比较直接运用大模型提升了21%。

  本年3月“码上”2.0版别上线,教务处在全校范围内大力推广,39天后,100门课程入驻“码上”渠道,北京邮电大学掀起了大模型赋能教育的变革浪潮。

  从本年3月开端,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师杜晓峰根据“码上”渠道展开了一项《C高档言语程序设计》教育试验。月考成果显现,与不运用“码上”的组比较,运用组的均匀分、分数中位数都比较高。且运用组得满分的同学份额为40%,比非运用组高出一倍。此外,运用组学生的发问积极性高,3月一个月内均匀每人从“码上”取得了15.2次答复。杜晓峰以为,“码上”渠道承当了助教和助学的人物,既缓解了教师的教导压力,也明显提升了教育效果。

  “自我完成”让人上瘾

  2.0版别上线后,“码上”教育交流群里的教师达到了300人。关于研制团队的师生来说,假如说之前的原型研制是“演习”,那此刻便是“真枪实弹”了。

  而彼时,同学们还不知道怎样应对实在流量的冲击,比方怎样做到在流量高峰期不让体系瘫痪。

  徐童开端帮学生寻求场外辅导。徐童自嘲是一位“非典型”的大学教师。从上研究生开端,他就随从导师廖建新教授参加到了北京邮电大学某校企的创业中。20多年来,徐童在ICT工业圈堆集的丰厚资源和人脉,成为“码上”团队的免费专家库,供同学们咨询各种技能、运营等问题,协助学生敏捷生长,完成项目的接连跃迁。

  面对立异过程中的种种应战,同学们愈挫愈勇。杨中天说:“有愿望的人眼里是有光的。”

  每次干到宿舍熄灯,高德润就搬个小马扎转移到楼道里,利落地把笔记本电脑支在鞋盒上开端作业。找不到开会的当地,大冬季教师同学们也甘心站在路灯下的雪地里评论。过年时教师让同学们完全放松一下,同学们却悄悄加班,杨中天说:“写代码便是歇息。”

  有人问徐童,搞立异那么苦,你们是怎样坚持下来的?徐童笑着说:“这个问题就好像问一个喜爱玩游戏的人是怎样坚持每天打游戏的——由于能从中取得高兴啊!谁能顶得住高兴?”

  高德润说:“咱们这样的投入不是为了赚钱或许知名,而是朴实由于酷爱。”徐童深表认同,他说:“假如为名、为利,是坚持不下来的。”

  在团队的运营负责人张馨予看来,咱们的这股劲头,说到底是源自马斯洛需求理论塔尖上的“自我完成”需求。她深信,寻求自我完成可以让自己的大脑发生内啡肽——人是会对这种感觉上瘾的。

  跟着“码上”取得广泛认可,团队需求处理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徐童深知未来的立异之路并不平整。他说,“朴实”“自在探究”“独立”“相等”“公平”组成了“码上立异形式”。他信任,只要做到这五点,立异才干走得更远,工作才会做得更大。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 实习生 彭美茜 来历: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7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