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宜建立忠烈将士子女教养特院始末

09-04 171阅读 0评论

张子宜建立忠烈将士子女教养特院始末

  抗战时期的张子宜

  □ 李连源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犯者悍然发起卢沟桥事故,当地我国驻军奋起反抗,全民族抗战由此迸发。

  在短短几个月时刻里,北平、天津、上海等重要城市相继被日军侵吞。在日本侵犯者的步步紧逼下,大片疆土沦亡,广阔爱国青年纷繁积极从军抗击侵犯,许多青年学生解甲归田,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卫祖国河山。

  严酷的战役不只夺去了不计其数武士和布衣的生命,还糟蹋了一个个满意的家庭,使许多因战役而失掉维护的抗日将士子女堕入无依无靠的地步,或流落他乡,或漂泊街头。这个情况被心存大爱的人士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西安孤儿教养院院长张子宜先生更是心急如焚,他想用孤儿院这个有着16年运营阅历的场所,尽可能地协助到这些为抗日而短兵相接将士的子女,遂有了兴办忠烈将士子女教养特院(以下简称“特院”)的主意,他为此绞尽脑汁。

  与张子宜相同忧国忧民、有着大善济世胸襟的闻名水利学家和教育家李仪祉,此刻也把目光聚集到关心抗日将士子女这件事上,两人为此屡次碰头或信件进行商讨,最终敲定在其时已有的西安孤儿教养院本院树立“特院”。

  1937年9月20日,李仪祉致孤儿教养院张院长子宜函:

  子宜院长仁兄鉴:

  前承面示,欲收养抗战将士孤儿,甚为敬佩。兹代拟方法数条,请加纠正,如系可行,请即为准备,弟可在报上,代为宣扬也。

  此上

  并问刻安

  二十六年九月二十日

  两人确认了树立“特院”的主意,为理直气壮,李仪祉亲拟了六条“方法”,以有章可循。

  西安孤儿教养院树立“特院”方法

  一、西安孤儿教养院(今后简称本院)为辅佐国家教养忠烈将士子女,本院内特设抗敌将士子女教养特院(今后简称特院)于本院内

  二、特院暂时收以百名为限,今后本院有力时再行扩大

  三、凡在前敌抗战以殉国将士之家族,愿将其子女送入本院代为教养者,须经下列之手续:

  甲.填具声(申)请入院书

  乙.声叙子女之父名字、原籍、经历及抗战现实

  丙.获得所隶部队官长或本省官厅之证明文件

  四、本院关于所收此项子女,待遇甚优,并尽心加以教育,俾其成才

  五、今后国家关于殉国将士遗族之教养有通盘筹划时,本特院所收子女可由本院介绍转入遗族校园

  六、社会人士对本院此举热心资助,随时捐款以资扩大者极为欢祷

  现在再看这个“方法”,尽管感觉粗陋,但彼时却是在“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不管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职责,皆应抱定献身悉数之决计”的危急关头显得尤为可贵。“方法”粗陋,却有条件、有许诺、有步骤,可谓事无巨细,一起对大后方支撑抗战作出榜样,其积极意义毋庸置疑。

  张子宜一边向省府存案,一边寻求社会帮助。1937年12月3日,省府致函西安孤儿教养院:

  迳启者顷接

  来函附送忠烈将士子女教养特院方法一份 贵院适应环境需求惠及勇士遗孤义举热忱至深赞佩特此函复即希

  查照此致

  西安孤儿教养院

  陕西省政府启十二月三日

  此函于12月11日送达。

  12月5日,《西京平报》“孤儿院长张子宜筹设 忠烈将士子女教育院 方法拟妥省府业予存案”的音讯一出,即引起社会各界仁人志士的积极响应。人们纷繁捐款给张院长以支撑,但无法彼时国运不济、百孔千疮,所捐甚寥,但却一点点没有影响张子宜办妥“特院”的决心。

  张子宜是一个心中装着大爱的人,他言必行、行必果,且以身作则,大刀阔斧。他一边向省府致函,一边寻求社会帮助的一起,便着手“特院”的组织,他让孤儿院员工清扫搁置校舍,随即开端接纳抗日忠烈将士子女。也就是说,忠烈将士子女教养特院于1937年末(一说11月)在西安孤儿教养院内树立并开展工作。

  边报备、边募捐、边接纳忠烈将士子女,这事只要张子宜精干得出来。他除了有常人所不具备的人际关系外,还有为孤儿和勇士遗孤不避困难,不惮劳累的热诚之心。为了“特院”的孩子们有个杰出的日子、学习环境,他信件一封给冯玉祥,向这个“布衣将军”陈说了自己的窘境,期望得到他的支撑。1938年4月,冯玉祥收到张子宜来信后,迅即回信并捐款。

  在张子宜先生终身的慈悲实践中,因长于募捐,且多向军政要员募捐,因此被人们戏称为“民国最大乞丐”。

  《西安孤儿教养院之曩昔与将来》所记捐款在百元以上者芳名表所列80多个人和单位中,赫然写着:

  冯焕章司令前后捐洋九千元

  于右任院长前后捐洋三千六百元

  ……

  宋哲元主席捐洋二千元拨房三十八间

  石敬亭主席拨洋七千八百元

  ……

  上述笔笔捐款,足见子宜先生创建和运营西安孤儿教养院及“特院”的确难乎其难,非社会各界慨施援手难以成事。在这样的条件下,各地难民、孤儿许多涌入陕西,仅1936年一年,西安孤儿教养院整批收留流陕孤儿3次,当年孤儿总人数超越400人,让本就绰绰有余的孤儿院又增添了深重的困难和担负。

  自1937年9月起,就有日军飞机一再飞临西安上空,从事侦查活动,11月开端轰炸西安。1938年,日本飞机加大对西安的轰炸力度,孤儿院的孩子们三天两头跑警报、钻地道,简直每天都上不了4个钟头的课。

  为逃避空袭,张子宜带领全院教师和孩子们搬迁到南郊的新开门村,借用村中的古刹和祠堂给孩子们上课。但是,仍躲不过日机轰炸。张子宜以为抗战不能速胜,由于右任(孤儿院声誉院长)筹款五万银元(国民政府行政院拨款),精业公司歇业分给张子宜1万8千大洋,又募集了3万多大洋,合计10万多元大洋,于1939年12月建成占地60余亩、环境优美又安全的长安县太乙宫新院址。至此,西安孤儿教养院(含“特院”)师生、教职员工等悉数迁至太乙宫新院。

  抗战期间,于右任亲临太乙宫孤儿院新址观察,对张子适宜国家危险之际,挺身而出维护国家未来,培育民族重生的麦苗,担任如此崇高任务,给予高度赞扬。

  在太乙宫的日子里,西安孤儿教养院虽远离了日本飞机轰炸,但国运维艰,政府、民间等善款锐减,即使城内有部分房产租借,在其时时局也很难收到租金,有些一向拖到抗战成功后。

  八年抗战,全民委曲求全,一边节衣缩食、勒紧裤带援助抗战,一边是子宜先生不辞辛劳,精心照料男女孩提暨抗战将士眷属,为他们的生计和教育奔波,乃至乞讨,这种慈悲、仁慈、耐久,十分人难以做到。

  1937年10月,张子宜将150名青年孤儿,通过西安八路军办事处,送往陕甘宁边区参与抗日。抗战成功后,孤儿院所收的抗日忠烈将士子女,由本院介绍转入南京遗族校园。

  西安孤儿教养院忠烈将士子女特院的树立,尽管仅8年时刻,却贯穿抗战一直,因年代久远,所留文字十分有限,正如张子宜1962年在《兴办西安孤儿教养院之动机与通过》一文中说的那样:“在抗战期间,屡次搬迁地址,文件卷宗,许多流失,无从参阅。关于儿童教育工艺各方面,没有作出有体系的记载,所以我很抱愧。”尽管如此,但树立“特院”却客观存在,此举不只是社会慈悲,更鼓动了广阔抗战将士的士气,对抗战的最终成功也不无裨益。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7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